2005年12月17日,由西北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河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三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著名文献收藏单位陕西档案馆、宝鸡青铜博物馆的负责人向与会代表先容了本单位的法律史料和文物的收藏情况。 与会学者认为,法律史作为一门史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文献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学术进步的源泉。西北政法学院的法律史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学风。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政法在出土法律文献和陕甘宁边区法律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方面一直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学风比较浮躁的今天,西北政法学院组织这样一次学术活动,充分表现出了在学科建设上的远见卓识和高度的学术责任感。据了解,作为一次集中研讨“文献与法律史研究”问题的学术会议,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资讯线索由研究生部提供
2005-12-22《西安日报》2005年12月6日讯 12月3日,西北政法学院基建处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预防科共建的“预防职务犯罪联络点”正式挂牌成立。 建立该联络点目的是为了增强基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预防失职、渎职和其他犯罪行为的发生,实现建设优良工程、保护基建干部的双重目标。 联络点成立后,检察院预防科的同志一方面将定期给学院基建干部上警示教育课,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将在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变更签证、竣工结算等具体环节上予以监督和引导;同时还将共同探讨工程建设中预防职务犯罪新途径和新问题。 据悉,大专院校与检察院携手共建预防职务犯罪联络点,在西安市目前还是第一家。
2005-12-1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我院83级校友张会中(前排左二)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铁路公安战线上的“任长霞式公安局长”——记郑州铁路公安处处长、党委书记张会中 2005年8月25日,第七届全国公安保卫战线英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郑州铁路公安处处长、党委书记张会中同志在此次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任长霞式公安局长”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张会中1987年于西北政法学院毕业后加入公安队伍,从警18年来,他从一名基层的普通民警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2003年,张会中被任命为郑州铁路公安处处长,2004年被任命处长兼党委书记。任职以来,他怀着对党和公安事业的忠诚,勇于开拓创新,努力追求卓越,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公安处制定了“一年夯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创全路一流,进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他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教育培训模式、装备保障等多方面实施改革,大刀阔斧地铲除制约发展的障碍,使公安处的整体工作快速走上新的发展轨道。在他的带领下,2003年郑州铁路公安处被铁道部公安局授予全路公安抗“非典”先进集体并荣立建处以来第一个集体二等功;2004年,被铁道、公安两部命名为全国铁路追逃工作先进单位,并囊获郑州铁路公安局先进公安处、刑侦工作优胜公安处、站车缉逃突出贡献公安处三项荣誉。处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被命名为“标杆六好班子”,处党委连续三年被命名为“先进党委”。2005年,郑州铁路公安处被铁道部授予全路优秀公安处。 张会中自觉地把权力置于党委一班人和民警的监督之下,清廉奉公,敬业勤政。他把“领导干部用自身的人GREE量影响和带动队伍”作为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与广大干部民警保持着真诚纯洁的同志关系。他每年走访一遍55个基层所队和84个驻站点,先后6次到公安处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驻站点、客车上当班值勤,为基层民警解决无数困难和问题,赢得了全处干部民警的衷心敬仰。张会中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005年被铁道部授予“全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郑州铁路局评为“全局五大廉正公仆”。 撰 文 / 仪宏斌 李 勇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2005-10-27本报讯 (赵玎玎王鸣琦)省委作出向优秀共产党员徐精彩学习的决定后,西北政法学院校党委马上下发《8868体育登录入口在全院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常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徐精彩同志学习的决定》,迅速在全院党员中开展了“争做徐精彩式的共产党员”大讨论。 西北政法学院校党委认为,以优秀共产党员常识分子徐精彩同志为先进典型,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能起到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的作用,也更加坚定广大师生把学院建设成现代化的一流政法大学的信心。学院党委要求,要以徐精彩同志为榜样,找差距、挖不足,结合教学、科研、管理岗位实际,明确各岗位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树立当代共产党员常识分子先进性典范。师生们学习了徐精彩同志的事迹后纷纷表示,徐精彩严谨教学、注重实践、力求创新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常识分子学习。
2005-10-26据《陕西日报》2005年8月16日报道(记者 李杰)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上,我省金镝律师事务所律师羿克,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律师”。 羿克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并获西安交大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学位,1995年从事律师执业。他先后成功处理了数百件国内及涉外大型民商事诉讼案和非诉讼事务,为国内外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亿元。此次他所在的陕西金镝律师事务所同时荣获“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羿克个人概况 羿克,1969年8月26日出生,湖北沙市人。西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陕西金镝律师事务所律师。一九九五年开始执业,先后成功处理了数百件国内和涉外大型民商事诉讼案件及非诉讼法律事务,为内外资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其认真学习、勤于总结,先后发表商事和涉外法律文章几十篇;其勤于思考,锐意进取,在BOT、MBO和金融衍生工具及企业融资等领域成功拓展了数个法律服务市场。先后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律师”、“人民群众满意的律师”和 “十佳律师”。
2005-08-17有关负责人说:“招生简章上的印章应该是假的。”记者王健实习生张丹丹摄 本报讯(记者王彬实习生柳志强)目前,正是各个高校进行录取、招生的关键时期,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家长、学生急于求学的心理,以各类欺骗手段蒙蔽学生,借此招收生源,从中牟取钱财。7月6日、7日,记者通过对所谓的“西北政法学院全日制教学班”的调查,彻底戳穿了一场骗局。 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早已停招自考生 今年高考期间,曾有人在我市郊县的一些考点散发一份“西北政法学院全日制教学班”的招生简章。近日,甘肃、河南的考生家长也给本报热线打电话并将招生简章寄到本报,反映这个教学班在当地招生的情况,希翼记者能调查其真伪。记者看到,在这份招生简章上盖有“西北政法学院信息与网络中心”的公章,报名地点也在西北政法学院院内,开办的是全日制自考班。更为严重的是,简章上所选用照片上的学生,竟然身着警服。 记者与省教育厅社管处取得联系,很快得到明确答复,主管部门早已发文规定,从2004年起,各普通高校停止招收自考生,终止此类办学活动。同时,记者从省教育厅公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学院名单上查阅,也没有发现这个“西北政法学院信息与网络中心”的名字。随后,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与招生简章上的一位联系人芦老师取得联系,他反复强调,是代表西北政法学院招生,而且招收的是自考生。他表示目前自己正在河南进行招生。 西北政法学院:不排除学院内部有人造假 7月7日下午,记者在西北政法学院核实情况。学院的党政办主任、教务处处长先后接受记者采访。看到记者提供的所谓“招生简章”后,均表示很吃惊,他们说,这肯定是一个赝品教学班,因为信息与网络中心作为学院的一个所属部门,根本没有权利对外招生。学院领导又迅速找来中心负责人淡战平进行核实,他看到简章后也立即予以否认,并拿出中心的公章。可以看出,在真公章的比对下,简章上的公章明显是假的。但报名地点写明在学院内的信息与网络中心,监督举报电话也是学院的一个内部电话,通讯地址写明的221号信箱也属于西北政法学院。院方对此说明,此事不排除是学院个别教师或退休人员所为,他们打着学院的招牌,在外哄骗学生和家长。院方表示,一方面将从内部进行调查,查出造假者,另一方面将向公安部门举报,打击这些诈骗钱财的不法分子。
2005-07-08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中美首届法制报道高级研讨班会场(资讯传播学院提供照片) 本报讯 (记者 焦永兴)5月28日,由西北政法学院资讯传播学院和InternewsNetwork(国际资讯发展组织)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美法制报道高级研讨班在西安举行。研讨班的主题为:“法制报道——媒体在加强依法治国中的作用”,涉及媒体在司法审判中的监督作用、舆论与媒体责任、传媒法制法规以及资讯道德、法制报道等方面。这次培训是国内高校同国际知名媒体在法制报道领域的首次合作。 出席这次高级研讨班开学典礼的有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霄、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贾宇、英特资讯全球总裁DavidHoffman、英特资讯东北亚地区总裁IvanSigal、陕西电视台副台长张书省等。陕西日报总编辑杜耀峰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道德是最高法律,法律是最低道德”的演讲。会议邀请英国广播企业(BBC)资深记者TonyCheng、英特资讯中国区主任TomKellogg,以及西北政法学院资讯传播学院院长慕明春、副院长王俊荣等多位国内外法制报道资深教授及专家学者参与讲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民主与法制》、《中国检察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本报等知名媒体的从业人员应邀参加学习。 英特资讯是1982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非赢利组织。它是国际英特资讯的创立成员之一,国际英特资讯的成员现分布于全世界的47个国家。
2005-05-30今年5月西北政法学院校园,有三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吸引了全院同学的关注和讨论。这次报告会的主角不是专家学者,不是英雄模范,而是代表西北政法学院参加“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的7位在校学生。他们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与带队引导老师一起团结拼搏,战胜北京大学等名校辩论队,最终荣获团体亚军的经历。报告以扎实的专业常识、优秀的个人素质、强烈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热烈反响。据学校有关老师先容,这三场报告会只是西北政法学院正在开展的“红五月”系列活动的一个片断。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政法为特色的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政治法律人才,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学问建设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每一个大学生自觉接受先进学问的引导,是西北政法学院长期以来开展学生活动所形成并坚持的理念。学校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校园学问活动中陶冶情操、弘扬正气、提高学问素养。每年一度的红五月校园学问艺术节已经在学校形成品牌。今年红五月校园学问艺术节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肩负历史使命”。 在红五月活动中,学院的58名大学生走进省戒毒劳教所,和百余名少年教养人员面对面进行真诚交流。学校老师先容说,政法学院的学生开展这样的帮教活动一茬茬已经接续了10多年。参加帮教的学生说,通过与少年劳教人员的对话,不仅帮助了这些失足的朋友,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加发奋学习。与帮教活动一样,学校的法律服务中心坚持开展20多年的法律援助活动,不仅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而且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在其中得到坚实的锻炼,成为国家法制建设的栋梁之材。现在,“宪法日”、“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常识产权日”等义务宣传咨询和调研活动中都少不了政法学子的身影,并且这些活动已成为西北政法学院学生们固定的教学实践内容。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西北政法学院的学生们特有的精神风尚。前不久,该院王吉春同学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北京一名年轻解放军战士的生命。在赴京捐献前学院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这位“爱心大使”说:“参与公益事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和谐社会就是爱心社会,以后我还会继续奉献自己的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力量。” 这一段时间以来,走进西北政法学院,校园内各类学问活动精彩纷呈:有“爱国主义征文”、“大合唱比赛”、“卡拉OK大赛”、“演讲赛”、“辩论赛”、“舞蹈大赛”、“书法篆刻和绘画比赛”、“摄影比赛”,也有别开生面的“戏剧小品大赛”、“厨艺大赛”、“手工艺比赛”,还有全面展示当代大学生素质和才能的“DV作品评选”、“主持人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健美操大赛”等项目。在大合唱比赛中,各系学生会都精心准备,在选曲、演唱、服装上下功夫,比士气,比团队合作,比创新。主持人大赛更多的是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选手们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沉稳大方,有的机智敏捷,不同的风格之下却是同样的充满自信、青春激扬,尽显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据悉,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中,学校陈鑫获得一等奖的荣誉;该校选送的《康定欢歌》夺得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第一名。
2005-05-26本报讯 (记者 魏伟)由团省委、省教工委、省学联和陕西移动通信企业西安分企业联合举办的“动感地带杯”陕西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14日下午在陕西师范大学落下帷幕。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我省第十六届“校园之春”大学生学问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经过选手们的激烈比拼,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孙玉婷和西北政法学院的陈鑫获一等奖,另有3人和5人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的选手同时获得“动感地带”主持人称号。
2005-05-17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西北政法学院师德标兵赵馥洁教授 相关报道:赵馥洁教授在庆祝2004年教师节暨表彰会上的发言 省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3月31日在西安闭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马中平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省社科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修订了社科联《章程》,正确分析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李建国在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如何做好社科联工作,进一步繁荣发展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省社科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赵馥洁当选为社科联主席,薛保勤、胡煜、杨凡、杨尚勤、余华青、薛引娥、胡致本、江秀乐、张炜、席酉民当选为副主席,张岂之、汪应洛、何炼成被聘为名誉主席。 马中平首先代表省委向新当选的主席团成员和其他各位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翼他们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编辑的信任和希望,为繁荣学术、服务陕西、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贡献。接着,他就如何搞好社科联工作,进一步繁荣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做了重要讲话。 马中平指出,中央3号文件是新时期引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要把学习中央3号文件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引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牢固树立以我国特别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大家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三个着眼于”,实现“三个解放”,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他说,社科联是党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担负着联络、组织、协调和服务社会科学界的职责,是实现党对社会科学领导的一个重要组织,要在加强党和政府同广大社会科学工编辑的联系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此,社科联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党的全局工作之中,要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的大局出发,开展研究工作,组织学术交流。要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编辑的真知灼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实现陕西“三步走”战略、构建和谐陕西服务。要努力把社科联办成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社会科学工编辑之家。要为理论研究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和环境。在理论研究中,要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提倡和鼓励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马中平强调,作为学术性人民团体,社科联要发挥优势,加强协调,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要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对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研究。要贴近群众,面向社会,努力开展咨询服务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马中平最后指出,为了顺应变革,跟上时代步伐,社科联和各学会要切实搞好自身建设。他说,当前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社科联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要紧密联系我省社科界的实际,联系社科界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涉及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社科联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制度建设,真正使社科联的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社科界服务的理念,提高服务素质,做好各项工作。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白阿莹、刘斌、杨尚勤出席了会议。 省社科联新任主席赵馥洁简历 赵馥洁,1940年11月生,男,汉族,陕西富平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教授。历任西北政法学院教师、教研室主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政法学院哲学研究生组组长。兼任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
2005-04-04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8868体育登录入口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习大大总书记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8868体育登录入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一批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端人才。但是,目前培养出的涉外法治人才存在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培养计划内容扁平化,法学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侧重讲授国内法,对国际法、比较法的教学和研究还比较薄弱,缺乏针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专门化课程。二是人员与资金相对匮乏,具备国际视野、实践经验、语言能力、学术背景、教学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的涉外法治方向的高端师资力量短缺。同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资金有限,影响了国内外教学资源的引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国内对实践能力教学的重视度还有所欠缺,课程设置未能与实践较好结合,法律实践课程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导致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不足、纠纷解决实战技能较弱、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偏低。四是校内外衔接合作不足,政府、社会、高校三者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衔接性不强,致使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出现平台少、资源整合不够、见效慢等问题。此外,国内高校与国外法学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为通过培养涉外法治高端人才促进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国家间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等关键领域有效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法律秩序,大家需要优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推进国际法学科体系建设。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推动法学教育改革,健全涉外法律教育体系。要加强国际法学科建设,增加国际法、比较法、涉外法治、国际关系等课程在法学教育中的占比,提升法考国际法考题比例,在法学类核心期刊开设涉外法治专栏,在高等院校开设涉外法律专业和模拟实践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加强国别法教学研究,鼓励学生掌握特定国家的法律学问与制度,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撰写国别法研究报告。要探索联合培养模式,支撑国内院校间举办“法学+外语”培养项目,支撑国内院校与国际知名法学院校开展交换计划、暑期交流、短期访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涉外法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加强涉外法治师资建设,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要进一步完善涉外法治教师团队的选拔、培训与管理机制;建立高校教师与实务人员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增加高校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聘请实务界专家进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论证、实务教材编写、实践经验教学全过程。要实行多元化教师评价标准,优化奖励激励、资助补贴机制,保障教学效果。要广纳天下英才,从国外引进知名国际法专家加入教学团队。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涉外仲裁模拟实验室等,着力研究具有重大价值的涉外法治专项课题。 坚持实践能力导向,精准培养涉外法治人才。要畅通国家重点支撑领域的涉外法律工作、交流与实训渠道,让学生通过在国际组织、驻外使领馆、跨国企业、律师事务所、政府部门等机构实习,通过分析国际法律案例以及参与国际模拟法庭、国际仲裁庭等活动,积累涉外法律实践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要加强对外交、商务等领域一线实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依托高校举办涉外法治专题研修班,聚焦涉外法治实践中的专项领域,邀请国内外知名法律专家和一线实务人员授课,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参加国际法律会议、交流项目等方式,拓宽国际视野。 统筹多元联动与内外协同,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多元联动,即政府、社会、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政府可以出台鼓励和支撑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建立国际法律教育联盟、涉外法治人才交流中心等平台,推动和资助联合研究、短期交流等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强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社会可以整合资源,鼓励企业等非高校机构积极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与律师事务所、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高校可以有效利用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加强师资交流、学生交换、研究合作。内外协同,即加强国内与国外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国内高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共同合作开发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动国内教师出国访学和进修,同时接收国外优秀教师前来交流,开展国内外学生的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实习机会,从而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西部法制报】理论研究丨探索加强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养之路 https://esb.xbfzb.com/html/2024-09/24/content_20401_1323211.htm
商洛台讯:今天上午,市直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商州举行。 会议邀请省专家宣讲团成员、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入口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三级教授魏奇作宣讲报告。魏奇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会议概述、深入学习领会习大大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理解全会《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等四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了系统宣讲和深入阐释。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宣讲内容丰富,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解读,也有联系实际的体会思考,对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导,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商洛市妇联四级调研员党务干部 刘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妇联党务干部,我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妇女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贯穿于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家庭的各个方面,积极引导妇女群众与党同行、跟党奋进,努力成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肩上有责任的新时代女性,在奋进新征程中彰显巾帼担当作为。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肖文明:要把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好,贯彻落实好,把落实全会精神同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结合起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持续优化要素配置,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商洛台袁梦)
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入口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周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10日至8月25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及周边地区开展为期15天的访谈、参观等活动。 走进老兵之家: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民族团结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周边暑期实践团队走进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老兵之家”,开展调研访谈活动。实践团队在讲解员兼秘书长俄丽杰带领下参观老兵之家,讲解员向团队成员们生动地讲述了每一个历史文物后的故事以及老兵们的英勇事迹,在俄老师的带领下回顾那一段历史。随后与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徐淑子深入交流,学习其奉献精神与求实精神。 “国安,才能家安”。实践团队成员与老兵们进行深入交流访谈,老兵们大多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实践团队引导老师潘璇与老兵们进行深入交流,通过采访了解老兵的亲身经历。老兵们向实践团队成员们讲述着抗美援朝战争最真实的岁月,叙述着自己的故事,展示了志愿军的风姿。 此次调研访谈活动,不仅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将以自己的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积极促进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吉社保局实践活动:重温红色精神,铭记历史使命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赴延吉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社会保障事业管理局,参加了“红色之‘吉’,代‘延’有我”主题活动。活动由观看延吉市社保局自制宣传片“红色之‘吉’,代延有我”拉开序幕,团队成员感受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特色的民俗学问,了解到当地民族工作开展的现实情况。在老兵风采展示环节,抗战英雄们嘹亮的军歌响彻整个会场,他们坚毅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兵同志们与社保局党员同过政治生日,同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共同追忆往昔岁月。 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时刻铭记历史,积极传承和发扬老兵不“老”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展用红色学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观延吉民俗园:体验朝鲜族学问,感受民族融合 走进延吉民俗园,实践团队踏入了一幅生动的朝鲜族风情画卷。一踏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色彩斑斓、样式独特的传统建筑,每一座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朝鲜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问底蕴。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参与了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欣赏了朝鲜族的传统歌舞表演,感受到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通过这次参观延吉民俗园,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朝鲜族学问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里展现了各民族在学问上的兼收并蓄,朝鲜族人民的建筑、服装、饮食等等,不仅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还有中华民族的共性。 探访延边大学:感受民族团结教育,领略延大风采 赴延吉社会实践队在参观延边大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这所学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与独特魅力。这是一次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学问共鸣。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位于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其办学理念和校园学问都深刻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敬重与融合。延边大学格外注重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学问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学问观,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此次参观延边大学的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学问,也应该敬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学问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观延吉恐龙博物馆:探索远古世界,学习科学常识 赴延吉社会实践队参观延吉恐龙博物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穿越时空、探索远古世界的科研之旅。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带领实践团队了解了恐龙的种类、习性、生态环境以及它们最终的灭绝之谜。展馆详细地展示了延吉龙山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历程,以及延吉地区恐龙动物群的种类特征和一系列珍贵的化石标本和科学复原图。同时,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相关的科普常识,通过生动的展示方式和丰富的互动体验,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常识。 这次参观延吉恐龙博物馆,团队成员们了解了恐龙等古生物的历史和特征,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深远意义,深刻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在实践过程中,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入口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实践团队的成员将延吉这片土地作为课堂,用实践的笔触写答卷,无数个与延吉相遇的瞬间构成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珍贵记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西部网】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入口国家安全学院社会实践队开展调查研究https://digi.china.com/digi/20240827/202408271566676.html
当地时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中国和16个拉美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将以“文明多样性与人权实现路径的选择”为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和拉美进行人权对话,正逢其时、恰逢其势。”受邀参会的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入口副校长、教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朝琦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中国与拉美远隔万里,在人权实现路径选择上有相似、共通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中国与拉美国家围绕人权议题进行对话,既是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的当代呈现,更体现出双方敬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和拉美相距万里,为何能实现人权对话? 马朝琦:一方面,中拉人权对话正逢其时。今年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在此基础上,中拉之间加深各领域各层级的对话,都顺理成章。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力量对比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金砖国家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分之一,创下新纪录,而七国集团经济体的比重降至29%。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稳定器。世界秩序的重组不再单方面取决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国和拉美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代表,有需要也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对话交流。 另一方面,中拉人权对话恰逢其势。人类文明是由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学问土壤,形成了各自的文明形态。当今世界上有25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发展进程,不同程度上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方面作出了贡献,各文明形态并无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一些国家将所谓学问差异描绘为“文明冲突”的观点,其底色是传统的“西方学问优越论”;个别国家习惯以“人权教师爷”自居,对包括中国和拉美一些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指点点,其实质仍是意识形态偏见。 然而文明多样性是无法消解的,国际格局正朝着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方向前进。中国与拉美国家围绕人权议题进行对话,既是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的当代呈现,更体现出双方敬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 中新社记者:您提到儒家传统的“和而不同”理念,其对当今国际交往、人文交流有何借鉴意义? 马朝琦:“和”学问是中国传统学问的核心,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和”并不是随波逐流、相互依附之“和”,而是在敬重差异基础上的多样性之“和”,这也就强调了“和而不同”理念在传统学问中的核心地位。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理念,萌生于距今2800多年前的“和”“同”之辩,主要代表人物是史伯和晏婴,在此基础上由孔子正式提出了“和而不同”概念。 《国语》记载,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左传》记载,晏婴曾以和羹为喻劝谏齐景公,提倡君臣之间应该存在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只有互相启发、协调和接纳,国家才能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孔子则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成为儒家的核心主张之一。及至后世,“和而不同”理念更是被广泛运用于治国理政实践和处理外交关系的活动之中,其内涵也在随着社会客观环境和主观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从国际交流的角度审视“和而不同”理念,可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尚和精神、矛盾思维、包容态度和重义轻利四个方面。 首先是尚和精神。“和而不同”理念的价值取向是“和”,实现“和”这一目标的路径在于“不同”。尚“和”精神不止于春秋、不止于儒家,而是在中华传统学问中扮演了串联始终、总揽各方的重要作用。墨子之“兼爱”、老子之“无争”、庄子之“天人合一”,最终都是将“和”的状态作为追求目标。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和”逐渐拓新出中和、和平、和谐等等内容和含义,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标识。 其次是矛盾思维。从史伯开始,“和而不同”就逐步体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一是承认“和”且认同多元状态,甚至将“不同”看作“和”的必要前提;二是认同多元并非是各自对立、隔绝或完全同质的多元,而是在多元互动中提倡相互交流、促进与转化;三是在实践目标上追求稳定与发展,即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争取达到“和”的目的与指向。 再次是包容态度。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要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而不能忽略他人感受,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强行推广。对他人感受和行为的敬重,既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学问中对个体自主选择权利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更获得包括广大拉美人民在内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出身的人类共识,成为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的“金律”。这种包容态度在外交实践中也有深刻体现,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积极汲取着其他国家与文明的优长,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对不同国家与文明差异性的敬重和接受,促进世界多样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是重义轻利。从“和”“同”之辩到“和而不同”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人格化、实践化的过程。其中,道德品格的实质就是重义轻利的正确义利观。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重视道义、秩序与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鲜明特色。君子人格同样是一个政党、社会、国家所追求的高尚品质,中国提出并倡导的正确义利观获得广泛国际认同,证明其符合时代潮流。 中新社记者:中国与拉美,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文明多样性,选择适合自身的人权实现路径? 马朝琦:一是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互鉴,推动各文明间交流合作,让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的源泉。任何一个文明都不是孤立发展的,回顾历史,中华文明先后借鉴吸取了南亚文明、中亚西亚文明和欧洲文明的有益成分,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新的文明构成要素。 今天,以中国和部分拉美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和国际格局变化,证明了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不只是西方的,也是非西方的;不仅有亚洲的,也有非洲的、拉美的,同时还有中东的。开放过程中的各国各地区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必须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敬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以民主与人权保障制度为例,各国的民主和人权实现路径和制度设计,成长于各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都是民主和人权的不同体现。世界各国需要在承认民主和人权作为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同时,承认民主和人权形态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此为一。 二是通过文明互鉴,推动各文明形态的汇聚和融通,在更高层次上升HUAWEI新的多样性,以此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互鉴,首要的是改变西方中心主义把控话语权的现状,让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回顾历史,中华文明对欧洲的启蒙运动曾产生重要影响,莱布尼茨、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都曾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思想智慧;中华文明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文明形态长期和谐相处,从中汲取养分。这既符合人类文明多样性和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客观实际,也有利于全球意识下世界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应当敬重世界文明形态和文明体系的多样性,倡导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保护各民族学问个性,维护学问主权。 最后,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纯粹独立的文明形态已不再可能,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明的多元共存。中华文明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文明形态。中国在国际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始终认为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民主与人权发展道路,愿同世界各国、各文明形态加强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受访者概况:马朝琦,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入口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廉政学问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等。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4部,参编学术著作3部。 【中国资讯网】8868体育官网副校长、教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朝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https://mp.weixin.qq.com/s/KHE9xiLBDg3Z2LekqvFgZA